手记丨新山村的笑脸

来源 :勐腊县纪委 访问次数 : 发布时间 :2024-07-01 18:27:56

新山村,光是名字便引人遐想:白云深处,群峰连绵,一座村庄,一些人繁衍生息于此,恰似安享仙境。

村庄坐落在布龙河、铜箐河附近,平均海拔一千三百多米。汽车在山脉中蜿蜒前行,起起伏伏。忽然,见许多白墙青瓦民居卧伏在青山的襁褓之中,一条水泥公路便将我们牵引到了村委会所在地。

眼下正是万物生长的夏天,山间草木绿得葱茏恣意,绿得无边无际。呼吸着甜润的空气,信步行走在新山村,一一打量着路过村民的那一张张笑脸,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少的,黧黑的、白净的,每一张脸上,无一例外都荡漾着愉悦的、幸福的、畅快的欢笑。

他们为什么笑得这样甜?

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那些笑脸背后的人和他们的生活。要知道,新山村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“边、远、穷”村,耕地不足,人均年收入低。山高坡陡、交通不便,村民们常常愁眉苦脸,只要能走的都不会留下来。“新山是个穷地方,有女莫嫁新山郎。”一句顺口溜传神地道出了他们的无奈。

顺着笑脸的指引,我找到了新山村致富带头人邓福光的家。

邓福光是新山村公所改村委会以后担任的第一任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回首过往,三十九年的光阴转瞬即逝,老支书已然从十八岁风华正茂、稚嫩的年轻小伙变成了满脸岁月痕迹的中老年人,他把前半生奉献给了家乡的山水,一心只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。他常说:“我本就生在这里、长在这里,没觉得在这里工作苦。”他带领着村民们想办法、谋出路,书写了平凡劳动者的不凡人生,让新山村变成了美丽宜居和谐富有的乡村,到处一片生机盎然、岁月静好的景象。

老支书时常坐在敞开的院子里,为大家讲故事。即使身患疾病,他依然精神矍铄,红光满面。谈起和群众一起安装有线电视、修通村组公路、架设人行便桥、修建耕作道等往事,老支书笑的不亦乐乎。老支书有二十六年的党龄,做了三十五年村干部,亲眼目睹着新山村翻天覆地的蜕变。“我们村的变化实在太大了,不跟大家说道说道,我心里憋得慌啊。”和照片中一样,他笑得爽朗又畅怀。

在卸任村干部后,老支书从不讳言自己的生意经:“一斤茶叶一般卖几百块,现在做百花潭、铜箐河品牌茶叶可以翻倍。还是要走特色创新之路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”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,新山的致富路子,与红船精神是如此贴近。

新鲜茶叶的香气,吸引着我走进了老支书家的厨房。他的女儿在水泥架起的斜灶边忙碌着,原来她正准备炒茶叶。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,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,宛如开出一朵灿烂红艳的花。“茶叶越炒越香,生活越过越甜。”是新山村民的真实写照。

说话间,老支书的女儿已为我们递上了热乎乎、香喷喷的清茶。我品了一口,真甜。这些年,新山村民顺势而为,办起了茶叶初制所、农家乐。炒茶叶,办餐饮,卖山货……客人越来越多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“我一个农村妇女,这些事做了十多年,从没想过还能挣钱。”老支书的女儿乐呵呵地说道。

途经寨子的人也会偶尔挑选一些土特产山货,笋、茶叶、人参果等,钱是微信支付的,正担心路上大包小包带着不方便,老支书女儿说,把地址留下就行,直接快递到家。一个小山村,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一样都不少,真好。

如今的新山村,崎岖的山路修成了崭新的水泥路,危旧土坯房变身修葺一新的民居,村里建起公厕、活动广场,村里的茶叶初制所与铜箐河、布龙河、村民的笑脸交相辉映,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事实上,笑脸只是一种象征。走进新山村的角角落落,这样的幸福还有很多很多。正如村民邓永贵为我们演唱的自创山歌:“党的政策本英明,帮扶几多贫苦人,家家走上致富路,幸福花开千万家……”他说:“总是想用歌声表达今天的幸福感受。”是啊,在物质富足之后,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精神的表达和追求。

这些年,我行走过许多城市村庄,遇见过无数张笑脸,但从没有在一个小村子里看到过如此密集,如此舒展自如的笑脸。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,一种充满了底气的笑。(赵勇翔‖责任编辑 马小梅)


文章关键字: 山村 箐河 村庄 便引 布龙